邓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基层应急力量建设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夯实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为关键,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核心,切实补短板、找差距、强能力,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建设,有力有效助推全市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市安委会于2024年1月18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安监站(应急办)履职能力的通知》,对乡镇安监站(应急办)队伍建设、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有效提升了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基层应急力量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综合救援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全市乡镇“一办一队一中心”,村(社区)“一站一队一室”建设工作。全市各乡镇均组建了一支不少于3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各村(社区)均组建了一支不少于2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现了基层综合救援力量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8个县(区)有93个乡(镇)共建立乡镇级综合应急队伍93支3276人;1178个村(社区)共建立村级综合应急队伍1174支24040人。全市共有民兵应急队伍65支2700余人,其中,市级民兵应急营1支300余人、县级民兵应急连6支700余人、乡镇民兵应急排58支1700余人。二是加强基层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各县(区)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协调辖区政府调配公益性岗位、增额专职消防员编制等方式统一用于乡(镇)专职消防员招录,由大队培训、分配、派驻至相关任务站点,采取合同制模式,专兼职从事乡(镇)消防工作。同时,协调辖区财政部门,将乡(镇)专职消防队队伍运行、人员薪资等纳入县(区)大队业务经费。例如,紫云县每年投入114万元全额保障乡(镇)专职队人员经费,推动乡(镇)专职队常态化达标,并纳入国家队“五统模式”管理。
(三)扎实推进指挥中心建设。一是按照《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规范建设标准及要求,市应急局于2023年1月向市政府申请财政资金290余万元完成市级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满足了日常应急管理和战时应急指挥调度的需要。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已全面完成县级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项目。全市97个乡镇(街道)已全面完成基层“智慧应急”融合终端建设,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应急指挥视频调度互联互通。二是市消防救援支队推动各县(区)大队建立县级综合救援中心,整合应急、燃气、公安、气象等信息系统,打造能够实现灾害处置指挥调度、信息研判、图像收集多功能为一体决策指挥平台。截至目前,普定县综合救援指挥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平坝、关岭、紫云县大队指挥中心正在建设中。
(四)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构建完善全市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各方应急资源和数据平台互联互联,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信息化水平,市政府于2025年5月26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应急资源数据整合平台建设有关事宜,由市应急局牵头,拟接入公安、水务、林业、消防、安顺营运中心等11家市级部门(单位)的数据资源。目前,中国电信安顺分公司正在制定初步的建设方案按程序报批实施。
(五)完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制定出台《安顺市市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市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切实提升灾害事故抢险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分别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贵州局六三一处、市发展改革委、安顺市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安顺市黔艺贝纺织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应急物资保障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实物储备、协议储备、产能储备等多种储备模式,构建完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储备体系,全力保障应急救援救灾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有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1个,总建筑面积4029㎡。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11个,总面积8111.64㎡。全市各级共储备应急物资756种类,363724件(台),价值人民币9101.7736万元。形成以市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枢纽,以县(区)、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业务督促指导,压紧压实各层级责任,全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上台阶。一是强化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持续巩固乡镇(街道)“一队一库”和村(社区)“一队一室”成果,推动乡(镇、街道)明确应急管理责任,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能力。二是加强应急力量建设管理。建立由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调主战,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密切协同的联调联战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管理办法,强化基层消防人员配置,完善专职消防员激励考核机制,纳入消防救援机构管理的乡镇专职消防队,其运行保障经费力争纳入业务经费预算,定期拨付执行,逐步推动基层消防队伍从兼职向专职转变,不断提升队伍工作的稳定性和战斗力。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针对应急物资仓库建设、应急救援装备保障、应急队伍建设管理等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有效保障基层物资、装备、队伍等方面建设管理维护经费,确保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拉得出、装备用得上,突发事件处置及时高效,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025年6月10日
(公开发布)
(联系人:张如贵,联系电话:1808533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