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应急管理局
政府信息公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安顺市2020年1-11月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发布时间:2020-12-03 16:44 来源:综合科    字体:[]

   一、全市111月份事故情况

20201-11月份,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1起、死亡48,同比减少36起、17人,分别下降30.8%26.2%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各类事故中:

(一)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事故75起、死亡41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92.6%85.4%,同比减少33起、14人,分别下降30.6%25.5%。其中:道路运输发生事故73起、死亡40人,同比减少34起、14人,分别下降31.8%25.9%铁路运输发生事故2起、死亡1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上升100%死亡人数持平

(二)商贸制造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1.2%2.1%,同比减少1起、1人,分别下降50%

(三)建筑业事故2起、死亡2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2.5%4.2%,同比减少2起、3人,分别下降50%60%

(四)其他行业发生事故3起、死亡4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3.7%8.3%,同比增加1起、2人,分别上升50%100%

(五)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水上交通、渔业船舶等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111月份各县(区)事故发生情况

西秀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3起、死亡9,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28.4%18.8%,同比减少20起、11人,分别下降46.5%55%。其中:道路运输事故22起、8人;商贸制造业事故1起、1人。

平坝区:共发生道路运输事故8起、死亡5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9.9%10.4%,同比减少5起、3人,分别下降38.5%37.5%

普定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6起、死亡10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19.8%20.8%,同比减少7下降30.4%,增加2人、上升25%。其中:道路运输事故13起、7人;其他行业事故1起、2;铁路运输2起、1人。

镇宁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7,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9.9%14.6%,同比增加1起、上升14.3%,死亡人数持平。其中:道路运输事故6起、5人;建筑业事故2起、2人。

关岭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5起、死亡8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18.5%16.7%,同比减少2起、3人,分别下降11.8%27.3%。其中:道路运输事故13起、6人;其他行业事故2起、2人。

紫云县:共发生道路运输事故5起、死亡5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6.2%10.4%,同比减少1起、2人,分别下降16.7%28.6%

经开区:共发生道路运输事故4起、死亡2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4.9%4.2%,同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持平

黄果树:共发生道路运输事故2起、死亡2人,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2.5%4.2%,同比减少2起、下降50%,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持平。

     三、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下步工作措施

(一)从全市1-11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分析,有以下特点:

——从事故的总体情况看。1-11月份,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1起、死亡48。但是道路运输事故占比大,分别占全市事故总数的90.1%83.3%,有关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全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有效遏制道路运输领域事故多发势头

——从县(区)发生事故的情况看。1-11月份事故实现“双降”的有西秀区平坝区、关岭县和紫云县出现“一降一”的有普定县出现一升一平”的有镇宁县;出现“双平”的有经开区;出现一降一平的有黄果树

——从事故的行业领域看。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水上交通、渔业船舶等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均保持了较好的平稳运行态势。

下步工作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临近年底,各类企业进入生产高峰,用火用电需求旺盛,群众出行和聚会集会活动增多,人流物流车流密集,再加上低温、雨雪、凝冻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往往会导致事故多发频发,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委员会暨消防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精神 ,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整改,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买。

一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个责任”(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狠抓部门监管责任落实、狠抓全面排查建立“两个清单”工作责任落实)专项整治,针对年末岁首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容易抬头的情况,要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按照“四个一律”和“五个一批”的要求,从严从重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发挥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震慑作用,推动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

二是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切实做好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紧盯煤矿、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建筑施工等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企业,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

三是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落实每日调度会商制度,强化风险预警预测,及时发现和提示风险,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应对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影响,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