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进入老年模式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安顺市:五个强化抓实汛前准备 推动防汛救灾措施的落地落实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24年以来,安顺市出现了10次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4月18日进入了雨季,较常年偏早。面对频繁发生的极端灾害性天气,安顺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五个强化”突出抓实汛前准备工作,为即将到来的汛期做好充分准备。

强化责任落实抓准备。全市构建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覆盖市、县、乡、村、组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建立完善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核报公布各县(区)行政责任人名单、重点防洪城市防汛责任人名单、中小型水库(水电站)“三个责任人”名单,压紧压实属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衔接好“防、抗、救”各环节的责任链条。同时,组织开展防汛抗旱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各级防汛责任人的能力。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抓准备。按照“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管控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履职尽责,全面开展了矿山、水电站、山塘、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道路交通、桥涵、建筑施工场地、城市低洼易涝地带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建立整治台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实行闭环管理。

强化预案修订演练抓准备。各地充分汲取历年来的灾害教训,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方案等的修订完善工作,建立了与气象部门的联动响应,完善了信息传递、人员避险等机制。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实战化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各类防汛应急抢险、群众撤离避险演练等,进一步提升各类应急抢险救援力量的实战化能力。

强化应急要素保障抓准备。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要求,各地在对储备的物资、设备设施等开展清查的基础上,积极协调资金,通过实物储备与委托储备等措施,不断补足各类防汛抗旱物资的短板。建立了各类应急抢险的专家库,完善了民兵、武警、消防救援等军地应急力量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和联动调度机制,确保发生水旱灾害时,人员调得出、能战斗,不断提升突发灾情险情的应对处置能力。

强化监测预警“叫应”抓准备。气象、水务、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依托“安顺市气象决策服务系统”、“贵州省山洪(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贵州省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等监测预警平台,抓实监测预警和信息的分析研判,发挥科技手段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水旱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健全完善汛期应急“叫应”机制,加快推进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确保关键时刻做到有“叫”必“应”,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能快速撤离避险。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